美院非全學費清單
"美院非全日制讀研到底要花多少錢?"今天直接上干貨,我把央美、國美、清美等8所熱門院校的最新數據扒了個遍,發現這里面門道真不少。
先說大家最關心的數字,美術類非全學費普遍在3.8-12萬/全程。央美視覺傳達9.8萬,國美建筑藝術12萬封頂,清美的服務設計最夸張,兩年要14萬。不過也有省錢選項,比如廣美的美術教育專業,3年才4.2萬,平均每天不到40塊錢。
繳費方式有三種套路,1. 一年一交(占70%院校)2. 按學分收取(新興方式)3. 入學一次性付清(部分校企合作項目)。我強調一點,寒暑假上課的專業往往要多掏1-2萬住宿費,這個很多招生簡章里可不會明說。
選專業時記住這個公式,理論類<實踐類<跨學科類。以中國美院為例,美術史論每年2.1萬,油畫專業直接翻倍到4.3萬,要是選個藝術與科技跨界專業,直接沖上5.6萬。建議普通家庭優先考慮美術教育、藝術管理這些性價比高的方向。
這兩年有個新趨勢——部分院校推出"分段式收費"。比如川美的新媒體藝術專業,前兩年按全日制標準收,后兩年才按非全收費,這種模式能省下小兩萬。不過要注意,這種專業通常要求前兩年脫產學習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個真實案例,去年認識的考生同時拿到國美和南藝offer,同樣的環藝專業,國美要9萬,南藝只要6.5萬。他選了南藝后發現,兩校師資和實習資源其實不相上下。所以別光看學校名氣,多比較學費差異很重要。
美院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詳解
一、基本門檻,學歷與年齡
首先,學歷是硬杠杠。大部分美院要求報考者擁有國家承認的本科學歷,應屆生、往屆生都能報。如果是大專畢業的朋友,也不用灰心,部分院校允許畢業滿兩年(按本科同等學力)報考,但可能會加試專業基礎課。比如某美院就要求專科生額外提交作品集并參加素描、色彩測試。
年齡方面,多數院校沒明確限制,但個別專業(比如側重傳統工藝的方向)可能會更傾向有社會經驗的考生。
二、專業背景要求
非全日制和全日制最大的區別,就是不強制要求本碩專業一致。比如學設計的可以考油畫方向,學教育的也能嘗試藝術管理。但注意!部分實踐性強的專業(如雕塑、國畫)會優先錄取有相關基礎的考生。有個真實案例,去年有位計算機專業的考生跨考動畫方向,因為提交了自學三年的動畫短片作品,最終成功上岸。
三、工作經驗的隱形門檻
雖然招生簡章里很少寫明,但非全日制研究生普遍存在“隱性規則”——有相關工作經歷更占優勢。比如報考藝術管理方向,在畫廊、美術館工作過的考生,面試時明顯更能結合實際案例回答問題。建議準備至少1-2段與報考專業相關的實踐經歷,哪怕是兼職或自主創作項目。
四、材料準備要點
1. 作品集,別只放成品!某美院教授透露,他們更看重創作過程。比如油畫專業可以附上素描草稿,設計類作品建議補充構思手稿。
2. 推薦信,找行業內有話語權的人寫,比如合作過的藝術家、參展機構的負責人,比大學教授的推薦信更有說服力。
3. 研究方向陳述,切忌假大空。有位考生寫“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的現代化轉型”,被導師追問具體切入點時啞口無言。不如改成“山西古建筑紋樣在當代家居設計中的應用研究”。
五、考試注意事項
初試除了全國統考的英語、政治,專業課考試往往更側重實操。比如某美院視覺傳達方向的快題設計,要求6小時內完成主題海報創作,重點考察應變能力而非技法完美度。復試時的面試環節,有個萬能技巧,提前研究導師近三年的論文或作品,談話時自然引出相關話題,容易留下深刻印象。
六、我強調一點
部分院校對非全學生有定向就業要求,錄取前需提供單位同意就讀證明。
學費通常比全日制高30%-50%,但可以分期繳納。
上課時間不一定都是周末,中國美院的非全課程就采用“集中授課+線上輔導”模式,每學期集中授課4-6周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話,別被條條框框嚇住。去年認識的寶媽考生,帶著兩歲孩子備考,每天等孩子睡了畫到凌晨,照樣考上了版畫專業。關鍵是想清楚自己為什么要考,剩下的就是邊準備邊調整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