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非全MPAcc報考必讀
"工作五年了想讀會計專碩,非全MPAcc到底值不值得沖?"作為“上岸人”,今天就跟研友們兒掏心窩子聊聊這件事。
先說硬門檻,非全MPAcc現在必須參加12月統考,別信什么"免聯考"的野路子。去年我同事圖省事報了某機構的"“抱過”班",結果發現學信網根本查不到學籍。報考條件其實挺簡單,本科畢業滿2年或專科畢業滿5年就能報,個別院校還接受同等學力報考。
上課方式分兩種,周末班和集中班。像央財就是每月集中4天授課,外地考生得做好每月打"飛的"的準備。學費方面,985院校基本在12-18萬之間,北京某211去年剛漲到15.8萬,比前年直接多了3萬塊。這里要提醒,很多學校要求一次性繳清學費,報考前務必查清招生簡章。
證書含金量是大家最關心的。現在非全畢業證會標注學習方式,但學位證和全日制完全一樣。去年我們公司財務主管就是拿著非全MPAcc學位競聘成功的,關鍵是要選雙證項目。有個冷知識,部分院校允許非全轉全日制,但需要脫產學習,這點很少有人知道。
建議這三類人重點考慮,①會計師事務所的在職會計 ②企業財務部門的中層 ③想轉行財務的跨專業人士。但如果你工作強度大(比如四大審計崗)、近期有生育計劃或所在單位不認非全學歷,建議緩緩再說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個真實案例,去年我表弟在制造業當成本會計,報的武大非全MPAcc,周末坐高鐵往返武漢鄭州,兩年下來瘦了8斤,但去年升了財務經理,工資漲了40%。他說最崩潰的是期末考試周碰上公司年審,連續三天只睡4小時。
非全日制MPAcc報考常見問題匯總
一、非全日制MPAcc到底是個啥?
簡單說,就是專門給在職人員設計的會計碩士項目。平時上班,周末或節假日上課,不用辭職也能讀研。和全日制一樣拿雙證(畢業證+學位證),但學習方式更靈活,適合想提升學歷又不想斷收入的人。
二、報考條件有哪些硬杠杠?
1. 學歷要求,本科畢業(含應屆)、專科畢業滿2年、或已獲碩士/博士學位。
2. 專業限制,大部分學校不限制本科專業,跨專業也能報!但部分名校可能對會計基礎有要求,比如要求修過核心課程(會計學、財務管理等)。
3. 工作經驗,不需要!非全MPacc和全日制報考條件一樣,應屆生也能考。但注意,有些學校在復試時會優先考慮有工作經驗的考生。
三、學費貴不貴?值不值?
學費差距很大!普通院校3-5萬,985/211院校普遍8-15萬,一線城市名校可能更貴。
值不值看兩點,
如果你在財會行業,想升職加薪或跳槽到國企/大廠,名校非全MPAcc性價比高,學歷背書+人脈資源雙贏。
如果單純想拿證,建議選性價比高的普通院校,省下的錢還能考個CPA。
四、上課時間怎么安排?會不會影響工作?
常見模式,
1. 周末班,每周六日上課,適合本地在職黨。
2. 集中班,每月集中4-5天(比如國慶、寒暑假),適合異地或經常出差的人。
實話實說,肯定累!尤其遇上年底加班或項目節點,但同學基本都是打工人,學校也會適當調整考勤要求。
五、非全證書含金量會被歧視嗎?
直接看政策,教育部明文規定,非全和全日制證書法律效力相同,求職、考公、落戶都認可。
現實情況,
國企、事業單位、公務員考試完全一視同仁。
部分私企可能更看重全日制,但名校非全(如央財、上財)的競爭力依然很強。
關鍵點,別光指望證書,工作能力+經驗才是王道!
六、初試考什么?難不難?
考管理類聯考(數學+邏輯+寫作)和英語二。
數學,初高中難度,不考高數,文科生也能沖。
邏輯,類似公務員行測題,掌握套路后提分快。
寫作,兩篇議論文,別跑題就能拿平均分。
英語二,比英語一簡單,重點抓閱讀和作文。
分數線,國家線通常170-180分左右,但名校復試線可能卷到220+。
七、復試考什么?要不要提前聯系導師?
復試一般包括,
專業課筆試,會計、財管、審計基礎知識。
綜合面試,可能問工作經歷、職業規劃等。
政治考核,部分學校會筆試或提交論文。
聯系導師,非全導師一般不帶學生做科研,除非你有明確研究方向,否則不用刻意聯系。
八、常見誤區別上當秘訣
1. “非全隨便考都能上”,錯!名校競爭激烈,復試刷人率高達50%。
2. “學費越貴學校越好”,不一定!有些院校性價比低,多查就業報告。
3. “非全不用學習”,大忌!畢業論文要求和全日制一樣,混日子可能延畢。
九、備考建議
1. 時間規劃,在職黨每天擠2小時,周末集中學。
2. 資料選擇,管綜用《高分秘訣》、英語用《考研真相》,刷真題為主!
3. 心態調整,別和應屆生比進度,按自己的節奏來。
如果還有其他問題,比如“檔案怎么處理”“能不能考博”,歡迎留言討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