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職讀法碩選哪種?這個方式能省5萬
有學員問我,"想讀在職法碩,但非全太貴,有沒有省錢路子?"今天咱們就聊聊用同等學力申碩拿法學碩士證的實操方案,手把手教你少花冤枉錢。
先看組硬核對比數據,某985高校非全法碩學費8.8萬/2年,而社科院同等學力法碩全程3.8萬。這差價夠買輛代步車了!關鍵兩者拿的都是國家承認的碩士學位,學信網可查,考公評職稱都好使。
具體怎么操作?記住這3步,
1. 找有法學專業招生資格的院校(全國共52所)
2. 準備本科畢業證+學位證(應屆不行)
3. 每年3月官網報名,5月統考
特別注意,統考只用考法學綜合+英語兩門,60分及格就行。比起非全法碩的12月聯考,難度至少降3個檔。去年帶過個在律所工作的姑娘,每天下班學2小時,3個月就過了統考。
下面是考生常遇到的一些問題,
Q,證書帶"在職"字樣嗎?
A,完全不帶!和全日制碩士證長得一模一樣
Q,能考博士嗎?
A,當然可以,去年就有學員用這個證申上了武大博士
Q,適合哪些人?
體制內需要學歷晉升的公務員
律所/法務崗要鍍金的打工人
想轉行法律行業的跨界者
學姐提醒,現在報名還能趕上明年5月統考,但各校名額招滿即止。建議先鎖定有法學重點學科的院校,比如中國政法大學、西南政法大學,這些學校的課程設置更貼合實務。
非全法碩和同等學力申碩怎么選?三點說透區別
第一關,先看準入門檻
非全法碩的門檻和全日制研究生幾乎一樣嚴。每年12月參加全國統考,初試要過國家線,復試還得拼專業課和英語。尤其法學類專業,像刑法、民法這些科目沒點底子真啃不動。去年我認識個朋友考了三年才上岸,備考期間頭發都白了一圈。
同等學力申碩就友好多了。大專學歷就能先入學跟班上課,后期申碩時才要求有本科學位證。特別適合工作忙、基礎弱的人。不過要注意,有些985院校會加試專業課,別被“免試入學”的宣傳忽悠了。
第二關,比學習模式
非全法碩的上課是真刀真槍。周末兩天泡教室,寒暑假還得趕論文。中國政法大學的學生跟我說,他們連國慶假期都在補課。好處是能認識很多公檢法系統的同學,人脈質量確實高。
同等學力的彈性就大得多。90%的課程支持線上學,晚上抽兩小時看錄播就行。但別以為能輕松混證——每年5月的全國統考,英語和法學綜合兩門必須60分過線。去年有個學員考了59分,氣得直接發朋友圈說要“重開人生”。
第三關,證書含金量
非全法碩畢業后拿的是學歷證+學位證,學信網可查。考公務員、評職稱、進國企都和全日制同等效力。深圳某律所的HR告訴我,他們招人時非全和全日制基本一視同仁。
同等學力只有碩士學位證,沒有學歷證明。這個證在體制內晉升時管用,但要是想跳槽去要求“研究生學歷”的單位就卡殼了。不過私企老板更看重實際能力,我認識個做電商的老板,拿著同等學力證照樣當上公司副總。
費用方面也要掂量清楚。非全法碩三年下來普遍8-15萬,五院四系更貴;同等學力全程3-5萬搞定。時間成本也不一樣,非全從備考到畢業最少4年,同等學力最快2年拿證。
對了說句大實話,要是奔著考公考編去,咬牙選非全;如果單純想提升專業能力,同等學力性價比更高。別聽培訓機構吹噓,結合自己錢包厚度和時間精力,選最適合的那個才叫聰明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