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猶免聯考碩士排名,三類人慎選
后臺收到很多關于"上猶國外碩士"的私信,今天就給大家說點實在話。這個項目主打免聯考申請制,包含MBA、EMBA、MPA等熱門專業,學費從8萬到20萬不等。但根據我們近3年跟蹤的237位學員反饋,以下三類人真的不適合,
第一類,急著拿證落戶的
雖然宣傳是1.5年畢業,但實際平均取證周期在2.3年左右。去年有位深圳學員為了孩子入學報名,結果耽誤了落戶時間,這種案例每年都有十幾起。
第二類,預算低于15萬的
別看廣告寫著"8萬起",真正能認證的院校基本在12萬以上。新增的教務服務費、論文指導費這些隱性開支,很多機構都不會提前告知。
第三類,完全沒管理經驗的
項目雖然不卡工作年限,但去年錄取數據顯示,有3年以上管理經驗者占比87%。我們整理了一份真實錄取背景清單,發現普通職員錄取率不足9%。
這里給大家推薦3個性價比高的院校(附最新學費),
1. 法國ISTEC商學院MBA,13.8萬/2年(每月集中授課4天)
2. 馬來西亞林肯大學EMBA,16.5萬/2.5年(寒暑假面授)
3. 西班牙武康大學MPA,14.2萬/2年(線上+線下結合)
我強調一點,今年3月起,菲律賓部分院校的留服認證已受限,建議優先選擇馬來西亞、法國、西班牙的院校。準備申請材料的同學,記得要確認課程設置是否包含180天以上的境外學習記錄。
國外碩士申請中的五個隱形收費陷阱
陷阱一,學校申請費里的“花樣”
很多同學以為交完網申費就完事了,實際上不同學校、不同專業的收費標準可能差得離譜。比如英國部分院校的熱門專業,單次申請費能超過100英鎊;美國一些學校會按申請輪次收費,第一輪比第二輪貴幾十美元。更坑的是,有些學校在你提交后才告知需要額外支付材料審核費,甚至要求補交“國際學生處理費”,不交就不推進申請流程。
別上當建議,提前到官網查清所有費用項,發郵件直接問招生辦是否需要額外收費。
陷阱二,材料翻譯公證的“連環套”
成績單、學位證這些文件的翻譯公證,最容易花冤枉錢。有些中介會忽悠你“必須找指定機構翻譯”,收費比市價高2-3倍。更隱蔽的是,部分國家要求文件不僅要做中英文公證,還得經過外交部認證或大使館雙認證,全套下來可能超過2000元。
“躲雷”建議,自己聯系當地公證處或某寶正規翻譯公司,提前確認目標國家是否需要特殊認證。
陷阱三,成績認證機構的“隱藏消費”
像WES(世界教育服務)這類學歷認證機構,基礎服務費大概在200美元左右,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,加急處理要額外付60-100美元;如果需要重新寄送報告給學校,每所再加30美元;甚至修改個人信息也可能被收費。曾有同學因為漏填一個中間名,前后多花了500多元。
“躲坑”建議,提交前反復檢查信息,盡量一次性集中寄送學校。
陷阱四,中介服務的“拆分收費”
某些留學機構把服務拆分成選校、文書、面試輔導等多個環節單獨收費。比如基礎套餐3萬元,但要修改三次文書得加5000元,增加一所選校加2000元,做個模擬面試再收3000元。最坑的是“保錄取套餐”,號稱不成功退費,但合同里往往注明“不退申請費、押金、第三方費用”。
別上當建議,簽合同前逐條確認收費項目,要求寫明總價包含的服務內容。
陷阱五,簽證環節的“附加成本”
以為拿到offer就結束花錢了?簽證環節的坑才剛開始。比如體檢必須去指定醫院,比普通體檢貴400-800元;銀行存款證明要求“凍結資金”產生的利息損失;甚至快遞簽證材料的費用也比普通國際快遞高出2倍。有些國家還強制要求購買本國醫療保險,每年多出2000-5000元支出。
“躲坑”建議,提前3個月查清簽證所需全部費用清單,預留10%-15%的預算浮動空間。
申請路上多留個心眼,才能把錢花在刀刃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