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全碩士必看,國外博士申請三要點
許多在職人員讀完非全日制碩士后,想繼續申請國外博士卻不知從何下手。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個事,重點說三個最關鍵的環節。
首先得看你的學歷認證。國外高校對非全學歷的認可分三種情況,教育部留服認證的碩士可直接申請;只有學位證的需額外提供課程大綱;僅有結業證的則要補修學分。去年有位MEM畢業的學員,就是帶著課程描述成功申請了澳大利亞高校。
其次是工作經歷的價值。像EMBA、MPA這類專業,十年以上的管理經驗就是加分項。美國某top50高校明確表示,對于有突出業績的MBA申請者,GPA要求可降低0.5。建議準備3封推薦信,其中至少1封要來自工作單位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說研究計劃書。別寫成長篇論文,控制在8頁以內,重點突出三個問題,研究價值、方法論創新、現有資源支撐。英國有位MPAcc背景的申請者,用企業財務數據作為研究素材,最終獲得全額獎學金。
需要提醒的是,免聯考項目要特別注意院校備案情況。去年教育部新增了12所海外院校的學歷預警名單,選擇前務必查證。同等學力申碩的學員,建議優先考慮與國內高校有合作關系的海外院校。
非全碩士申請國外博士要準備哪些材料?
很多在職讀完非全日制碩士的同學,都有繼續深造讀博的想法。但和全日制學生相比,非全申請海外博士確實需要更周全的準備。今天咱們就掰開揉碎了聊聊,申請時需要準備的"硬貨"和"軟貨"都有哪些。
一、基礎材料別漏項
1. 學歷認證不能少
準備好本科和碩士的畢業證、學位證原件,需要找正規翻譯公司翻譯成英文版本。非全學歷記得提前在學信網做中英文認證,部分國家還要求做WES認證。
2. 成績單要完整
包括本科和碩士階段的成績單,注意碩士成績單要有學校公章。如果讀的是中外合作項目,要確認成績單是否符合目標院校的學分轉換標準。
3. 推薦信講究門道
至少準備2-3封推薦信。除了碩士導師,建議找工作中的直屬領導或參與過的項目負責人來寫。有行業大牛的推薦信會非常加分,但切記要找真正了解你的人。
二、加分材料要出彩
4. 研究計劃得下功夫
這是核心材料中的"重頭戲"。建議結合工作經歷來選題,比如在職期間遇到的行業痛點問題。有個小技巧,提前聯系目標導師,把初稿發過去聽聽建議。
5. 工作經驗是金鑰匙
準備詳細的工作履歷說明,重點突出與研究領域相關的項目經驗。參與過行業標準制定、專利研發、重大項目執行的經歷,建議單獨整理成案例集。
6. 語言成績別卡殼
雖然部分院校允許后補語言成績,但建議帶著合格分數申請。特別是商科、法律等專業,雅思7分/托福100分是基本線。有海外工作經歷的同學可以爭取語言豁免。
三、特別注意的細節
論文發表不是必選項
如果沒有核心期刊論文,可以把重點放在行業研究報告、政策建議書等實踐成果上。參加過學術會議的經歷也要寫在CV里。
GPA補救有辦法
如果碩士成績不太理想,可以通過CFA、PMP等專業證書來證明學習能力。有獲得過行業獎項或單位表彰的,記得附上證明材料。
套磁要打組合拳
除了常規郵件溝通,建議通過LinkedIn建立聯系。有條件的可以參加目標院校的線上研討會,混個臉熟再談申請事宜更自然。
對了列個材料清單給大家對照準備,
1. 中英文畢業證/學位證(公證版)
2. 完整成績單(蓋章密封件)
3. 2-3封推薦信
4. 研究計劃(3000字左右)
5. 個人陳述(突出學術+職業雙背景)
6. 語言成績單
7. 工作證明+項目成果證明
8. 發表作品/專利/獲獎證書
9. 護照掃描件
10. 部分院校要求的Writing Sampl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