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職讀研避坑門道
"想讀個非全研究生,怎么選才不踩坑?"今天就結合最新政策,給大家說點掏心窩的話。
先說幾個必須知道的硬知識,
1. 同等學力申碩≠非全日制
別看都是邊工作邊讀書,這倆區別大了。同等學力是先入學后考試,對了拿的是學位單證;非全則是統招統考,拿的是雙證。現在很多單位評職稱,都開始要求雙證了。
2. 免聯考項目要瞪大眼
有些機構推的"免聯考MBA",要么是中外合辦的正規項目,要么是野雞大學。教大家個訣竅,查教育部涉外監管信息網,能查到的才是正規軍。
3. 熱門專業學費差異大
拿管理類舉例,
MBA,8-40萬(清北復交直奔40萬)
MEM,5-15萬
MPA,3-10萬
建議根據自己的職業規劃選,比如體制內的選MPA性價比最高。
4. 上課方式暗藏玄機
現在有三種模式,
√ 周末班(適合本地學生)
√ 集中班(每月4天課)
√ 寒暑假班(教師專屬)
報之前一定問清考勤要求,去年就有朋友報了外地學校的周末班,結果每周高鐵往返扛不住。
5. 應屆生新政策要注意
從2024考研開始,非全碩士原則上只招定向就業人員。也就是說,應屆畢業生想"曲線救國"讀非全的路子走不通了。
學姐提醒大家,報考前一定要上"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信息網"查備案信息,別輕信機構的口頭承諾。現在有些省份已經開始嚴查違規辦學,去年山東就撤銷了3個違規招生點。
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一覽表
讀非全日制研究生,學費是繞不開的話題。今天就帶大家看看國內熱門院校和專業的費用情況,手把手教你如何根據預算選到性價比最高的選擇。
一、學費差異大的三大關鍵點
1. 學校檔次,985/211高校普遍比普通高校高
清華大學MBA非全班,36.8萬
普通一本院校MBA,8-12萬
2. 專業類別,商科>理工科>文科
北大光華金融碩士,26.8萬
華東師范教育學碩士,4.5萬
武漢大學計算機碩士,6萬/全程
3. 地區分布,北上廣深>新一線>其他
上海交大安泰MBA,47.8萬
成都電子科大MBA,15.8萬
二、2023熱門院校學費榜(部分)
? 中國人民大學
法律碩士,9.9萬
新聞傳播,8萬
? 復旦大學
金融專碩,25.8萬
MPA,12.8萬
? 中山大學
工商管理,31.8萬
公共衛生,7.5萬
? 蘇州大學
教育管理,3萬/年
電子與通信工程,1.5萬/年
三、省錢小竅門
1. 留意政府補貼政策
深圳在職人員可申請最高3萬元教育補助
杭州部分專業享受人才專項補貼
2. 優選學制靈活院校
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碩士分3年繳費
西南財經大學允許分學期支付
3. 避開"隱形消費"
教材費,800-2000元/年
論文指導費,3000-8000元
實踐課程材料費,部分工科專業另收
我強調一點,部分院校提供企業合作培養計劃,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工程碩士項目,合作企業可承擔50%學費。建議多關注院校官網的招生動態,有些冷門但就業前景好的專業(如農業推廣碩士)往往學費更低且競爭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