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江湖”經驗,外交學同等學力申碩“躲坑”攻略,這幾個專業最容易上岸
一同事收到不少在職朋友的私信,"外交學方向的同等學力申碩,到底選哪個專業最省心?"作為“懂行的人”,今天就手把手教大家選專業。先給結論,MPA(公共管理)、MEM(工程管理)、MTA(旅游管理)這三個專業相對容易上岸,且適合在職人員。
MEM工程管理專業這兩年熱度飆升,特別適合在企事業單位從事項目管理的同學。課程涉及工程經濟學、項目管理實務等,很多案例分析作業都可以用工作中的真實項目來寫。統考科目只有英語和綜合兩門,綜合考試包含數學、邏輯和寫作,對理工科背景的考生比較友好。
想輕松點的可以考慮MTA旅游管理。這個專業的特點是實踐性強,很多院校會組織實地考察。統考難度在管理類聯考中屬于中等偏下,特別適合在文旅行業工作的朋友。比如在旅行社、景區工作的同學,畢業論文寫"鄉村旅游開發"或者"智慧景區建設"這類選題,既有現實意義又好通過。
選專業要注意三個關鍵點,第一看自己工作領域,別選完全跨界的專業;第二對比各校課程設置,有的學校會把專業課安排在周末晚上;第三關注論文通過率,建議直接聯系在讀學員了解真實情況。像北京某985高校的MPA專業,去年論文答辯通過率高達87%,這就是靠譜的選擇。
學姐提醒大家,千萬別被"冷門專業好畢業"的說法忽悠。有些專業雖然報考人數少,但導師要求嚴、參考資料難找,反而容易延畢。選擇時一定要上學校官網查師資力量,看看導師的研究方向是否接地氣。
外交學同等學力申碩院校推薦及報考條件
哪些學校值得選?
目前國內開設外交學同等學力申碩項目的院校不算特別多,但“含金量”都很高。下面是幾所重點推薦的高校,
1.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
優勢,人大在政治學和外交學領域一直是“頂流”,師資牛、課程全,尤其適合想深入研究國際關系的同學。
上課方式,周末班為主,適合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在職人員。
2. 外交學院
特色,外交部直屬高校,專業對口性強,授課老師很多是外交一線退下來的專家,實戰經驗豐富。
適合人群,未來想進外交部、涉外機構或從事國際事務的職場人。
3. 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
亮點,北大的牌子不用多說,課程偏重理論結合實踐,適合想提升學術背景的職場人。
注意,名額較少,競爭激烈,建議提前聯系學校確認招生情況。
4. 國際關系學院
優勢,課程設置靈活,部分課程可線上學習,對外地考生友好。
性價比,學費相對親民,適合預算有限但想拿名校學歷的同學。
個人建議,選校時重點看三點——學校專業實力、上課方式是否方便、學費是否在預算內。比如在北京工作,首選人大或外交學院;外地考生可以優先考慮支持線上課的院校。
報名需要滿足哪些條件?
同等學力申碩的特點是“先學后考”,但報名門檻也有明確要求,
1. 學歷要求
必須本科畢業且有學士學位,且獲得學位滿3年(從拿證到申碩考試當天計算)。
如果只有本科畢業證但沒學位,部分學校允許跟讀課程,但不能申碩拿學位證。
2. 工作經驗
大多數院校不強制要求工作經歷,但外交學專業本身偏重實踐,建議至少有1-2年相關領域經驗(如外事、媒體、國際貿易等),學習時會更容易上手。
3. 單位推薦信
個別院校可能需要在職單位出具推薦信,證明你的學習與工作相關。
4. 其他材料
身份證、學歷學位證原件、報名表、證件照等基礎材料。
劃重點,一定要提前確認自己的學位年限是否符合要求!比如2024年打算申碩,那么學位證最晚要在2021年之前拿到。
上課怎么安排?
在職人員最關心的問題就是“會不會影響工作”。同等學力申碩的課程安排普遍比較靈活,
周末班,主流方式,每月集中1-2個周末面授。
網絡班,部分院校提供錄播課+直播答疑,適合經常出差或異地學生。
寒暑假班,少數高校針對教師等職業開設,但外交學專業較少見。
課程內容一般包括,國際關系理論、外交政策分析、國際法、跨文化溝通等,部分學校會加入模擬聯合國、外交案例研討等 實操部分。
需要注意啥?
1. 報名時間
課程班全年可報名,但申碩考試(每年5月)的報名通常在3月,千萬別錯過!
2. 學費范圍
大部分院校總費用在3萬-5萬之間,分兩次繳納(入學時交課程費,申碩時交考試和論文指導費)。
3. 考試難度
統考只考外語和學科綜合兩門,60分及格制。外語可選英語、日語、俄語等,英語難度約在四級到六級之間。
4. 拿證流程
修完課程→通過統考→提交論文并通過答辯→獲得碩士學位證(單證)。
學姐提醒,選校時一定要去學校官網或官方招生辦核實信息,謹防中介虛假宣傳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