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全考研必看,教育部新規下在職讀研別上當訣竅,這6類人千萬別報
教育部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政策做了幾項重要調整,直接影響著2024年的報考選擇。作為在培訓機構干了8年的老油條,我親眼見過太多人踩坑。今天就跟大家掏心窩子說說,哪些人現在根本不適合讀非全,尤其是今年新出的這幾個限制條件,連很多中介都不知道。
先說最扎心的學費問題。現在985院校的MBA普遍漲到28-38萬,像北大光華直接突破40萬大關。但重點來了!今年新增了"分段繳費查社保"的規定,要求提供連續3年本地社保記錄才能申請分期付款。去年我們有個學員就因為跳槽斷了社保,硬是湊了全款才保住入學資格。
考試難度方面,管理類聯考國家線雖然還是175分左右,但調劑政策收緊得像擰干的毛巾。去年某211院校MPAcc專業,初試220分的考生因為本科是專升本,直接被調劑系統卡掉。現在非全和全日制共用調劑池,專升本、自考學歷的考生建議優先考慮EMBA或MTA這類競爭相對小的專業。
關于證書含金量,必須提醒三點變化,①從2023屆開始,畢業證上會標注"非全日制"字樣;②部分省份公務員招考已單列非全崗位;③國企央企晉升時,部分單位要求提供學位認證+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雙材料。就有位銀行中層,因為沒及時打印驗證報告,耽誤了職稱評審。
給準備報名的朋友三個實用建議,第一梯隊選985/211院校的MPA、MEM專業,第二梯隊看省級重點大學的MPAcc,第三梯隊考慮行業特色院校(比如電力系統的華北電力大學)。千萬別碰名字帶"研修班""高級課程班"的項目,這些連學信網都查不到。去年有學員花12萬讀了某機構的"免聯考MBA",結果發現是中外合作辦學沒備案的野雞項目。
對了說個真實案例,張姐是某三甲醫院的護士長,38歲考華科的非全公共衛生碩士,今年評副高職稱直接加15分。但她同事報的某不知名院校心理學專業,花9.8萬讀了三年,對了發現不能參加醫師資格考試。所以選專業一定要對照《國家職業資格目錄》來匹配。
全國985院校非全研究生學費最新對比表
先看北方幾所重點,
清華經管類普遍20萬起步,個別項目能到30萬往上
北大光華管理學院MBA非全班,兩年下來36萬左右
北航工科類專業良心價,工程管理碩士8-10萬
天津大學大部分專業4萬/年,三年制居多
南方地區行情,
復旦金融碩士非全25萬起步,但包實習資源
上交大安泰經管學院MBA非全32.8萬
浙大教育學這類文科專業性價比高,全程6-8萬
中山大學嶺南學院MBA兩年26萬,送海外交流
中西部高校價格親民,
武漢大學新聞傳播碩士全程7.5萬
四川大學工程碩士3萬/年
西安交大管理類普遍5-8萬
中南大學醫學相關專業每年2.5萬
我強調一點,
1. EMBA普遍比普通非全貴一倍,比如清華EMBA要70多萬
2. 法學、教育學這類統考專業最劃算,管理類、金融類溢價明顯
3. 部分學校分校區收費更低,比如哈工大深圳校區比本部便宜15%
個人觀察,
現在非全學費差距越拉越大,清北復交這些頭部院校明顯走高端路線。不過中西部985的性價比確實能打,像川大、重大這些學校,教學資源不差,學費還不到一線城市的三分之一。要是手頭緊又想拿名校文憑,不妨重點看看二線城市的985。
住宿問題得提前問清楚,現在八成以上的985都不給非全提供宿舍。北上廣深這些地方,住宿費加上交通成本,三年下來可能要多掏5-8萬。另外注意學費繳納方式,有的學校要求一次性付清,有的可以分學年交。
說一千,道一萬說句實在的,選非全不能光看學費高低。像北師大的教育碩士雖然收費中等,但人家中小學教師資源全網最強;中國農大的農業推廣碩士學費低,對口單位認可度也高。關鍵得看自己未來想往哪個領域發展,別光圖便宜或者盲目追名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