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師大非全報考門道,在職碩士學費清單+MBA/MPA備考攻略
接到不少咨詢南京師范大學非全日制研究生的私信,發現大家最關心的就三件事,哪些專業好考?學費貴不貴?工作黨怎么備考?今天就拿食堂大媽都能聽懂的大白話,給大家掰扯清楚。
先說南師大的王牌專業,教育碩士和MPA(公共管理)是報考熱門。教育碩士去年錄取了80多人,筆試過國家線就有復試機會。MPA更適合機關單位上班的,上課都是周末,學費4.8萬全程,在江蘇地區算良心價。要說特色專業,他們的文物與博物館碩士今年新開了在職班,適合博物館系統工作的朋友。
學費這塊要劃重點!教育類3.5萬起,管理類4-6萬,藝術類稍貴要7萬。注意住宿費要單算,仙林校區床位費每年1200,不過非全一般不安排住宿。教材費別被坑,很多課用電子講義,二手書群里5折就能淘到。
備考訣竅分享個真實案例,去年考上的李姐在銀行上班,她每天通勤路上聽政治網課,午休刷30道英語閱讀,晚上哄睡孩子后背專業課。重點來了!她發現南師大歷年真題重復率有20%,把近5年題目刷了3遍,這方法特別適合沒時間復習的在職考生。
今年招生有個新變化,MBA新增了數字經濟方向,要求有3年以上互聯網工作經驗。報名材料新增了單位推薦信模板,官網就能下載。別忘了工作忙的考生,10月報名千萬別拖到對了一天,去年系統卡崩導致好些人沒報上名。
說句大實話,選非全就要圖方便。南師大在南京有3個上課點,新街口教學點交通最方便,適合江北新區上班的。疫情期間保留線上授課通道,出差多的可以申請看直播回放。畢業論文允許選企業實踐報告,比學術論文好寫多了。
南師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后就業前景如何?
行業認可度越來越高
早幾年,不少人對非全日制研究生有偏見,覺得和全日制“沒法比”。但這兩年情況明顯好轉。國家早就明確非全和全日制實行相同的考試標準、培養質量,畢業證和學位證具備同等法律效力。南京本地的中小學、事業單位招聘時,不少崗位明確標注“碩士學歷”,但不再區分全日制和非全。去年南師大教育管理專業的非全畢業生里,就有好幾位考進了南京、蘇州的公立學校編制。
靈活就業選擇多
南師大非全的學生,大部分本身已經有工作。畢業后,他們的選擇往往更靈活。比如,
教育行業深耕,不少中小學老師選擇讀學科教學、教育管理專業,畢業后評職稱、競聘管理崗優勢明顯。有個學姐讀了心理健康教育非全,現在已經是區里重點中學的德育主任。
考公考編有底氣,公務員、事業單位考試中,碩士學歷能報的崗位更多。南師大法學、公共管理專業的非全畢業生,有考進法院、街道辦的案例。
企業更看重經驗,在傳媒、文化產業領域,企業反而喜歡有工作經驗的非全畢業生。比如新傳學院的非全同學,有人讀研期間就跳槽到頭部文化公司帶項目。
學校資源能用得上
別以為非全就是“放養”。南師大給非全學生開通了校園招聘系統,能參加專場招聘會。圖書館、實驗室和全日制學生一樣用,導師也會幫忙推薦實習機會。比如商學院的非全碩士,有導師直接介紹到合作企業做財務顧問,畢業后直接轉正。
校友圈子也是機會
南師大的校友網絡在長三角地區特別活躍。非全同學里不乏中小學副校長、企業中層,平時上課交流就能積累人脈。之前有位學科語文專業的同學,畢業論文寫的是校本課程開發,同班的某重點中學老師直接把他推薦給學校做項目,后來成了長期合作。
關鍵還得看自己
話說回來,非全學歷只是敲門磚。比如同樣讀教育碩士,帶著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研究,畢業時手里有論文、有項目經驗的人,肯定比混文憑的吃香。南師大有些導師會帶著非全學生做課題,這些經歷寫在簡歷上,競爭力不比全日制差。
所以哈,南師大非全日制研究生畢業后出路廣不廣,既要看政策風向和學校平臺,更得看自己怎么利用這兩三年的學習時間。有工作經驗的疊加學歷提升,再加上南京師范在本地的影響力,只要踏踏實實學,機會真的不會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