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讀法律非全必看,這6本教材沒買對,學費打水漂
在整理學員檔案時發現,很多準備2025年入學的法律非全考生,光買教材就花了冤枉錢。張姐去年備考時,光《法理學導論》就買了三個版本,結果目標院校指定的是馬工程教材。今天就給大家掰扯清楚法律非全教材那些事兒,看完至少能省兩千塊教材費。
一、90%考生都踩過的教材坑
1. 版本誤區,中國人民大學的《民法總論》要認準王利明第八版,西南政法大學則指定的是譚啟平版
2. 新舊誤區,2024年新修訂的《民事訴訟法》必須用最新注釋版,別再用老版劃重點
3. 配套誤區,中國政法大學自編的案例集比市面通用版多30%考點
二、必買教材清單(按備考階段分)
??基礎階段,
1. 《法學導論(第二版)》舒國瀅著(北大出版社)
2. 《憲法學講義(第三版)》林來梵(清華藍皮)
??強化階段,
3. 《刑法案例百選》周光權(法大內部講義)
4. 《民法典條文對照與重點盤懂》(人民法院紅皮)
??沖刺階段,
5. 《歷年真題命題規律》法學考研金榜版
6. 《法律文書寫作模板庫》(各校自編版本不同)
三、老考生私藏技巧
1. 找直系學長,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研究生會定期處理舊教材
2. 電子教材,裁判文書網+北大法寶組合使用,比紙質書更高效
3. 替代方案,同等學力申碩的可以用《法律碩士聯考訣竅》過渡
四、我強調一點
1. 警惕"免聯考"陷阱,某些機構聲稱不用考試,實則發的都是結業證
2. MPAcc跨考生注意,至少要補《經濟法通論》和《商法總論》
3. 備考時間分配,教材閱讀與真題訓練按6:4比例最科學
現在知道為啥有人教材費花超支了吧?法律非全教材就像手術刀,用對工具才能精準"解剖"考點。說一千,道一萬叮囑一句,千萬別盲目跟風買網紅筆記,院校指定書目才是硬道理。
法律非全日制研究生報考條件及費用說明
一、報考條件,哪些人能報?
法律非全日制研究生主要面向在職人員,適合想提升學歷、拓展法律專業知識的職場人。不過,不同院校的具體要求可能略有差異,但大體上需要滿足以下幾點,
1. 學歷要求
本科畢業,有國家承認的本科畢業證(含自考、成考、網絡教育等),大部分院校不限制本科專業,但部分名校可能要求本科為法學相關專業。
專科畢業,部分院校允許專科生報考,但需畢業滿2年,且可能附加條件,比如發表過論文或通過加試科目。
2. 工作經驗
非全日制研究生一般要求報考者有實際工作經驗。法律碩士(非法學)通常不限行業,但法律碩士(法學)可能要求從事法律相關工作,具體看學校要求。
3. 考試要求
必須參加全國統考(即每年12月的碩士研究生考試),考試科目包括政治、英語、專業基礎課(民法、刑法)和綜合課(法理學、憲法等)。初試過線后,還需參加院校復試(面試+筆試)。
注意,部分院校會限制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戶籍或工作所在地,比如要求考生在本地工作或提供社保記錄,報名前一定要查清楚目標院校的招生簡章。
二、費用說明,讀下來要花多少錢?
法律非全日制研究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學費、教材費和其他雜費,不同地區、不同院校差距較大。
1. 學費
普通院校,每年約1.5萬~3萬元,全程3年總費用4.5萬~9萬元。
名校或一線城市院校,學費較高,比如中國政法大學、北京大學等,全程費用可能超過10萬元。
2. 其他費用
教材費,每年約500~1000元,部分課程可能需要購買案例集或參考書。
答辯費,畢業論文答辯時,有些學校會收取3000~5000元不等的費用。
交通住宿費,非全日制研究生通常周末或集中授課,異地考生需考慮往返交通和短期住宿成本。
省錢小提議,
優先選擇本地院校,減少通勤開支;
關注院校獎學金政策,部分學校對非全學生提供少量補助;
教材可以買二手或與同學合買,降低花費。
三、報考前必看的幾點提醒
1. 時間投入,非全日制研究生上課時間靈活,但作業、考試、論文壓力并不小,周末和節假日可能都要用來學習,報考前需評估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。
2. 證書含金量,畢業后拿的是“雙證”(畢業證+學位證),學信網可查,與全日制證書具有同等法律效力,但證書上會標注“非全日制”字樣。
3. 院校選擇,建議優先考慮有法學學科優勢的學校,比如“五院四系”,資源多、師資強,對工作幫助更大。
四、常見問題答疑
Q,非法學專業能跨考嗎?
A,可以!法律碩士(非法學)專門接收本科非法律專業的學生,課程設置從基礎講起,適合零基礎跨考。
Q,非全日制研究生能考公務員或法考嗎?
A,可以。公務員考試中,非全日制學歷受認可;通過研究生學歷報名法考,也不受本科專業限制。
Q,學費能分期交嗎?
A,大部分學校支持按學年繳費,少數院校可申請分期,具體咨詢學校財務處。
如果你已經滿足條件,并且準備好了時間和預算,法律非全日制研究生確實是一個提升專業能力的好機會。建議多對比幾所院校的招生政策,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一所,早做準備,爭取一次上岸!